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欢迎来到海南凯发娱乐传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已阅读

俄美研发新型敌我识别系统 避免遭友军误击事件

作者:admin      来源:admin      发布时间:2024-02-22

  1991年海湾战争中,多国联军在战场上发生了多起友军误击事件,不但造成了很大一部分不必要的人员和武器技术装备损伤,而且直接影响到了前线作战人员的士气和战斗信念。鉴于此,美国及其盟国在战后投入巨资用于研发新一代敌我识别系统,并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制定未来敌我识别系统的发展构想和技术研发方案,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己方作战力量被自己人误伤的概率。

  敌我识别系统主要用于对战场上作战力量的敌我属性进行甄别,进而为己方下一步的军事攻击行动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己方部队的作战效能,将战场误击事件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敌我识别系统既可对地面和海洋中的目标进行识别,也可对空中目标遂行识别和跟踪任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作战贡献率上看,敌我识别系统在战场上的表现丝毫不逊色于突击兵器;从作战成本上看,敌我识别系统的使用成本显然要比突击兵器低得多。

  分析近十年来的军事冲突和局部战争,专家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即:任何低估敌我识别系统在战场上的作用或敌我识别系统性能不完善的一方必然会在战争中付出惨痛的代价,许多优秀的官兵和造价昂贵的武器技术装备没有牺牲在敌人的炮火面前,反而是倒在了自己人的枪口之下。

  下面举例说明。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军事专家们对美军装甲作战车辆(以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M2A1“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和M2A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为代表)的作战效能进行了评估,结果如下:第一,坦克和装甲车辆的整体作战效能令人满意,取得了骄人的战绩;第二,有10辆“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和20辆“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彻底报废,另有12辆步兵战车受到不同程度损坏;第三,在损毁的装甲作战车辆中,有7辆“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和20辆步兵战车是被美军自己的炮火干掉的。

  俄罗斯在战场误击方面的记录比美国也强不了多少,可以说是半斤八两。苏联时期,由于美苏争霸,军费开支巨大,军政高层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常规武器和核武器建设方面,并为此消耗了大量的资金,而在敌我识别系统的研发及部署项目上投入的资金却很少,致使苏联敌我识别系统的发展步伐远远落后于北约国家。苏联军政高层的“短视”给苏联军人酿成了巨大的苦果。苏阿战争期间,苏联地面部队由于缺乏敌我识别系统的协助,经常遭到己方地面炮火和空中火力的打击,伤亡重大,教训惨痛!2008年8月俄格战争期间,由于俄军部队装备的敌我识别设备数量严重不足,导致俄空军误将俄军地面部队当成格鲁吉亚军队并进行了空中攻击,而陆军防空部队和空降兵防空部队也没有识别出自家战机且给予了还击,造成了双方不小的伤亡,严重迟滞了俄军地面部队的推进速度,整体作战计划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此外,俄空军并没有将前线航空引导员及时配属于陆军各部队,致使格军使用多管火箭炮对茨欣瓦利(南奥塞梯首府)的南军和驻南俄军实施大规模炮击长达14小时而没有遭到俄空军的火力反制。虽然格军的Т-72-SIM-1坦克在某些国家的帮助下进行了技术升级改造,安装了最新的GPS接收机、热视仪和敌我识别系统,但即使是这样,还是发生了格军坦克向本国地面部队开火的误击事件。

  目前,各主要军事大国都极为重视敌我识别系统的研发和部署工作,不但制定有详细的发展规划,而且还采取了严密的组织措施和制度保障,并将大量新兴的军事科学技术应用其中,力求掌握未来战争的主动权。反观俄罗斯,在这方面虽然也有相应的规划和发展措施,但总的来说是进展缓慢,少有成效。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俄大部分防空部队(如便携式防空导弹部队、“箭”-10防空导弹部队、ЗСУ-23-4自行高炮部队、ЗСУ-23-2高炮部队等等)都未配备“口令”敌我识别系统的地面雷达询问机,而各级(连、营、团)作战指挥车上也未装备“口令”敌我识别系统的雷达应答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上一篇:俄称歼20达到4代+战机标准 能攻击航母战斗群